買預售屋時,車位通常是分開銷售,也與房子分開計算坪數與價格,大家應該都會發現,當你在看車位平面圖時,每個車位上面都會寫著「法定車位」、「自設車位」或「獎勵車位」等三種不同的車位名稱。究竟這三個車位,在意義上到底有甚麼差別呢?常聽人家說,買到「獎勵車位」最不OK,還必須開放給外面路人甲乙丙來停,也太可怕了吧!
1.法定車位:
最沒有爭議性,按樓地板面積所登記的停車空間,#沒有獨立產權,登記在建築物權狀的【共有部分】內,當作公共設施持分,但會特別將車位編號標示出來,免得日後有糾紛,若沒買車位的住戶,就不會有這部份的持分,當然啦...沒買車位的人,在銷售合約書內,通常會簽立一份「放棄車位確認書」。
2.自設車位:
法定車位以外的空間,建商可以再增設停車位出售,此種車位可以登記為公共設施,也可以做獨立產權登記,一般來說,自設車位的數量比較少,但隨著新建案 #獎勵車位愈來愈少,自設車位相對有增加的趨勢。
3.獎勵車位:
一直以來最具爭議性的停車位,獎勵車位係指政府為因應停車空間之不足而獎勵建商或起造人,增設建築物使用之停車空間,並依停車場法或相關法令規定開放供公眾停車使用。
有沒有看到問題癥結點? #依停車場法或相關法令規定開放供公眾停車使用,就是這個規定,讓獎勵車位一直都存在爭議:「明明是我買的車位,憑甚麼別人也可以停?」甚至新聞還曾經報導過,北部有民眾試圖強行闖入集合式住宅的地下室停車場,並且理直氣壯的跟管理員爭辯,他可以合法使用社區的獎勵停車位
獎勵車位跟自設車位一樣,都可以單獨登記產權,但實務上來看,大部分建商還是將獎勵停車位併入公共設施,不會另外單獨發放車位權狀,以【共有部分】計算公設坪數。
其實哥告訴大家,不論你買的是何種車位,其實預售屋買賣合約書內,都會有一份 #車位分管協議,或者是 #車位使用確認書 等類似附件,要求購買的住戶簽名表示同意此附件條文,建商早就在裡面擬定車位管理辦法,一般都會限制車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之用途,提供給社區所有權人以外的其他第三人使用,這是保障我們車位所有權人的權益。
最後,隨著停車獎勵辦法的落日條款,以及獎勵停車位的一些爭議及疑慮,漢哥觀察目前的新建案,獎勵停車位幾乎已經看不太到囉,大家以後購買車位時,也可以不必太過擔心了。
- Jul 21 Tue 2020 19:45
【買房須知】法定停車、獎勵停車、自設車位?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